">学生教育资源网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报考指南 >  > 正文

2025广西贺州市事业单位招聘报考指南报考指南和专业目录

发布时间:2025-03-20 07:34来源:未知浏览次数:

  答:岗位要求的“学历(位)”和“专业”必须统一。例:某岗位要求的是会计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位),则考生报名必须有会计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的学位;且能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教育部唯一指定的高等教育学历查询网站,以下简称学信网)进行核验。

  答:认定报考人员所学专业是否符合岗位的专业条件,是以其所获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上注明的专业为准,在国(境)外院校所学专业一般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注明的专业为准。招聘岗位计划表中的专业要求,由招聘机关(单位)设置并负责解释。

  3.报考人员所学专业与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名称不完全一致的,是否可以报考?

  (1)招聘岗位设置为专业大类,在本学历层次该类别专业目录中没有该专业,但在该类别专业目录其他学历层次中有该专业,可以报考。如岗位条件为本科学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报考人员系本科学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但该专业只列入《专业分类指导目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的专科专业目录,未列入本科专业目录;

  (2)报考人员的专业与岗位要求的专业相近,专业核心课程80%以上相同且能提供毕业院校证明的,经资格审查单位同意,可以报考。

  答:如考生的第二(双)学位、辅修专业可在教育部指定的学历、学位查询网站上查询认证,考生可以以第二(双)学位的专业、辅修专业报考;因职位对专业有特殊需求、明确要求主修专业的除外。

  答: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毕业时取得对应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分别比照大学专科、本科学历报考符合相应要求的岗位。

  答: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历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未经认证的,视为无相应学历学位。

  2025年毕业的,应在7月31日前提供经教育部认证的学历学位,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8.不得报考情形中,“报考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考岗位”的政策法规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人社部规〔2019〕1号)第二章第六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凡有下列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事业单位聘用至具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管理岗位,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人员的事业单位聘用至从事(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岗位,也不得聘用至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从事(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内设机构正职岗位:

  ③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

  ④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⑤其他亲属关系,包括养父母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及由此形成的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

  答:“生源地”指报考人员报考大中专院校时其户籍所在地。没有报考大中专院校时户籍所在地的信息时,如报考人员为高校毕业生的,一般从报考人员的中学经历来判断,如其所在中学为外省的,一般可以判断其生源地为外省。

  答:符合条件的可以报考。统一招生的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规定的2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这里的“未落实工作单位”是指高校毕业生包括近2年内毕业,未落实过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即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不对其是否签订就业协议、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1)在基层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2)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社区建工作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3)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4)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见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

  (5)在其他经济、社会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6)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

  (7)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12.报考人员在全日制或脱产就读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实、兼职等经历是否可以算做基层工作经历?

  答:不可以。即使在此期间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也不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13.报考人员在基层工作期间,被借调到市级机关工作,借调时间是否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答:从2014年3月1日起,报考人员在基层工作期间,通过借调方式(含抽调、帮助工作或跟班学等,下同)到市级以上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下同)工作的,借调时间不计入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4.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服务期未满辞职的,或服务期满考核不合格的,不可以报考。

  本公告所指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主要是指经县级以上人事等部门通过公开招聘方式聘用的服务基层的高校毕业生,包括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人员。

  15.报名时已成为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能否报考招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岗位?

  答:符合条件的可以报考。根据办公厅、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2016〕79号)精神,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录(招聘)、各类企业吸纳就业、自主创业、落户、升学等方面可同等享受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

  答: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在报考时,服务基层项目时间从协议签订之日算起。2014年3月1日后出现以下情形的,不计入其服务基层项目时间:

  (1)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在服务期内,通过借调等方式离开签订协议的服务单位工作累计达90天以上的,借调时间不计入其服务基层项目时间。

  (2)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在服务期内就读全日制研究生、在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应及时予以解聘。从解聘之日起,离岗时间不计入其服务基层项目时间。

  答:报考面向退役军人招录职位的考生,须为从中国人民依法退出现役的军官、军士和义务兵等人员或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依法退出现役的警官、警士和义务兵等。

  答:《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有以下规定:

  第五条 应聘人员在报名过程中有下列违纪违规行为之一的,取消其本次应聘资格:

  (一)伪造、涂改证件、证明等报名材料,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

  第六条 应聘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违纪违规行为之一的,给予其当次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且未按要求放在指定位置,经提醒仍不改正的;

  (二)未在规定座位参加考试,或者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允许擅自离开座位或者考场,经提醒仍不改正的;

  (四)在试卷、答题纸、答题卡规定以外位置标注本人信息或者其他特殊标记的;

  (五)在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在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经提醒仍不停止的;

  (六)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带出考场,或者故意损坏试卷、答题卡、答题纸及考试相关设施设备的;

  第七条 应聘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之一的,给予其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并将其违纪违规行为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五年:

  (六)其他应当给予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处理并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的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第八条 应聘人员有下列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之一的,给予其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并将其违纪违规行为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长期记录:

  (三)其他应当给予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处理并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的特别严重的违纪违规行为。

  第九条 应聘人员应当自觉维护招聘工作秩序,服从工作人员管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并责令离开现场;情节严重的,按照本规定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处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交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应由报考人员所在单位有人事管理权限的主管部门出具。如报考人员张三为某县的中学教师,其《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应由所在县教育局出具。

  答: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须所在单位(具有人事管理权限)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加盖公章)方可报考。

  提供同意报考证明确有困难的,经资格审查单位同意,可在考察前提供。考察前未能提供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的,视为放弃聘用资格。

  22.与某报考人员构成回避关系的亲属为某单位班子成员,该考生是否可以报考该单位内设机构的职位吗?

  答:(1)填报信息提交成功后,姓名不可以自行修改,身份证号码不能更改;其他信息在报名信息确认前或审核未通过后,考生可以自行修改。

  (2)已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需更改信息,考生可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向市人事考试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核实,可更改姓名中的错别字(同音字、形似字等),身份证号码不得更改,其他报名信息,未经招录机关同意,不得更改。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下一篇:2025湖南常德市市直部分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考情况统计(截至13日9时)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025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招聘17人公告(第二批)